广东之窗
您的位置:广东之窗首页 > 科技 > 正文

近八成大学生在课上“玩”手机,高校如何让课堂不“沉默”

当教室只有教师讲课的声音,课堂就陷入另一种“沉默”。现代教育模式,学生不能再当“听众”,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才是有效课堂的“标配”。

取消“清考”、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严把毕业出口关、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相信大家对这些并不陌生,从去年6月开始,断断续续出台了不少关于本科教育的政策。对此有人认为,这些举措对大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而回归现实课堂,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上听课,如果老师短暂沉默,学生也可能保持沉默,课堂一片“寂静”的现象不算稀奇。在去年,我们也了解过2018年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数据显示,79%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以每节课45分钟来计算,学生平均每节课玩手机的时间是13.9分钟。68%的学生认为手机对课堂学习有“消极作用(分散精力、影响他人等)”。“聊天、刷社交媒体”(73%)和“娱乐(玩游戏、看视频、看直播、看电子书或听音乐)”(58%)是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进行的活动。

对此,怎样教学才能调动课堂积极性,让课堂不“沉默”,值得我们思考。

工程教育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强调专业应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措施,任课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持续关注学生能否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麦可思研究发现,或许由于“双一流”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科研任务较重,相比“非双一流”院校,“双一流”院校师生互动交流频率较低。

在时间有限的客观情况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减少教师“满堂灌”、学生“当听众”现象的发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或许是可行之举。以分组讨论、小演讲以及其他课堂活动为主的研讨式课程无疑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相互交流。

有别于传统讲授课上教师高站讲台,学生整齐划一落座于黑板或屏幕之前,研讨课的教室通常有专门的设计,包括具备投屏功能的教学电脑、便于分组讨论的桌椅,甚至还有课堂活动的专门区域。

但形式具备并非万事大吉,教师带着精心准备的主题走进课堂,却发现在抛出精心准备的问题之后,学生的回应并不热烈,课堂效果远远不如预期。显然,研讨式的课程模式对课程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可以利用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推动教育理念变革,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定好基调打破“沉默”

前文所述现象在一些大学并不鲜见,如何打破这一习俗,让学生不再沉默?

课程开始前,教师除了根据课程内容认真准备课程主题和课程目标,设计要问的问题以及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之外,还需要在第一节课定下本门课程的明确基调。对此,滑铁卢大学卓越教学中心提出两条建议

近八成大学生在课上“玩”手机,高校如何让课堂不“沉默”

● 教师需要明确告知学生该课程包含哪些环节,特别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同时,研讨课会涉及许多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免学生由于不了解而无法充分参与其中。此外,由于研讨课是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唱主角”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明确课程的纪律要求,例如如何表达不同意见、如何有礼貌地回应同学的质疑等,以免课堂出现混乱。

●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讨论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及相关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以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看法以及在其他类似课程上的经验,同时解释本门课程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定义,特别是学生需要达到的要求等。

近八成大学生在课上“玩”手机,高校如何让课堂不“沉默”

另外,不少教师会在第一堂课上宣读并分发课程大纲,滑铁卢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唐娜·埃利斯认为教师可以改变思路,根据课程大纲内容预先准备若干题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分组阅读课程大纲并完成问题。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上台(或在教室中的专门空间)作答。

这样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到课堂讨论和课堂活动之中,从教师安排的课堂内容到课堂形式都让学生摒除单纯听讲就能完成本课的想法。

精心设计 把握过程进展

教师定好了研讨课的基调,学生也知晓了教师的期待,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保证课程节奏井然有序,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

要保持紧凑有序的研讨课节奏,教师必须做好课堂准备。相比传统的讲授式课程,教师除了熟悉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语言外,掌握多样的课堂教学法必不可少。

常见的教学法包括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头脑风暴等。这些方法的核心点在于,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生完成课上或课下学习材料(例如阅读资料、观看视频等)的学习后,教师就学习材料提出问题,这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常见方法。因此,问题的设置水平至关重要。

总结了所属学院研讨课上教师设置问题的特征后,霍华德院长给出了相关建议

例如,问题需要尽量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学习或未来的职场;为了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可以让学生对材料进行总结或者辩证思考;囿于知识水平,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放大抓小的情况,教师需要在问题中体现学习材料的关键点。

此外,教师需要注意临场提问的技巧,根据课堂情况有时候简单的提问也能让学生抓住重点,例如让学生复述材料的核心内容,或是让其他同学评判发言学生的观点等。

当然,在每一个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应当进行总结,例如“我们学习了医疗保险体系的特征,甲同学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乙同学着重关注了受益人和担保人的相关事项,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观点有没有意见?”在总结之后,教师再开始下一个环节。

学生自评促进进步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打分”或许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督促学生认真学习预习资料等,不过也可能加重部分内向学生的心理负担,反而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巴特勒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均未作出强制要求。

但是两所学校都鼓励教师在课后开展学生自评,对自己的表现打分,一来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以专心于课程教学,二来让学生通过反思更能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反馈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和学生后续改进。

滑铁卢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埃利斯总结了该校教师使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好的学生自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花几分钟简要写出自己的学习感受,例如本次研讨课怎样改变了以前的想法,或者本堂课内容与之前课程的联系所在等。”同时,教师可以提出诸如“本堂课的主题是否促进学习?”“你参与了几次课堂活动?是主动还是被动?”“有哪些问题还需解答?”等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

此外,教师可以制定评价量表,学生通过评价量表层层剖析,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滑铁卢大学推荐的评价量表分为六个评价方面,每方面有若干项具体内容:

近年来,随着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被高校采纳,与之适应的研讨课课堂形式愈加盛行。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或许可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让这些从传统课堂走出来的教师群体提升研讨课的开设能力,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

知识记忆能记住基本概念和原理,知晓常规术语或典型案例,掌握该课程教授的方法等;

理解能力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口头描述材料和数据图表等,能基于已有数据进行合理预测等;

应用能力能在新的学习情境下应用理论知识,能在实际环境中应用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证明方法或过程的有效性;

分析可以辨别结论背后的含义,找出逻辑推理的错误,能评估数据间的支持程度等;

综合能力能撰写既定主题的论文,能作逻辑严谨的演讲,可以运用不同知识解决问题等;

评价能力能评价文字材料的逻辑性,可以评判论据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可以运用学科内外的标准评价作品(文章、演讲、音乐、艺术品)。

主要参考文献:

[1] Howard, Jay. "How to Hold a Better Class Discuss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Web.

[2] 滑铁卢大学网站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可思 范春骏

编辑 | 麦小微

美术编辑 | 麦可思 何亭亭

来源:

推荐阅读:科技新品